2011年10月4日 星期二
股票投資50年資產從百萬變百億
股海幻象假似真. 唯有鐵律是明燈
股海如錢海; 裏頭有很多的錢澎湃洶湧,逐利之人在錢海苦苦煎熬,不知前往何方. 正如佛家所言苦海無邊; "鐵律"猶如茫茫股海中迷途的船隻可以依靠的海上燈塔,引導你的操盤方向, 照亮你的錢途." 鐵律"是經過長時間的考驗所形成的規律;此規律有歷史的軌跡可尋,從股市的歷史交易紀錄裡,我們可以尋找到許多”驚人的數據”, 經歸納整理後, 我們驚喜的發現,它可以成為我們獨特的投資技巧,也是我們獲利的依據.
成交量才是原因 價格只是結果
一般來說成交量只是股市交易看盤的配角而已, 大家都關注股票價格的波動, 鮮少人注意到股市裡的成交量變化,其實成交量可以衡量群眾規模與情緒溫度; 多空之間的搏弈通過成交量反映, 沒有交易活動就不可能有價格的變化. 成交量才是導致價格波動的原因, 價格僅僅只是結果. 價格的變化是由買盤與賣之間的力量對比所決定. 如果成交量為零價格就不會變動, 也就是說股價發生變化的原動力就是成交量.
交易行為造成價格的波動, 成交量才是決定價格的根本原因. 成交價格與價格波動僅僅是結果, 只有了解現象發生的原因,才能有機會預測未來. 只懂得觀察表面現象的人,最終只能被市場所愚弄. 只有那些表理通達看清真相的人,才得以體會到成功與失敗的真正原因, 並享受股市勝利的成果.
天量才有天價 地量才有地價
在股市樂觀的時候,交易熱絡成交量會放得非常大. 在股市悲觀的時候,則成交量會萎縮的非常厲害.
一般來說利多消息引發買盤,價格上漲.利空消息引發賣盤,價格下跌. 許多投資者根據消息面的最新變化採取行動, 導致成交量的放大與萎縮; 如果每個有意買進的投資者,都在利多消息發布後進場買進, 這便意味者短期之內的買盤力量已經達到極致, 於是"天量形成". "地量"的形成則是利空消息不斷. 投資人因恐懼害怕股價還會繼續下跌, 所以買盤力量縮減到極點所致.
台灣股市2003~2007年每日成交量平均在1000億左右, 月總成交金額約在21000億上下. 天量形成時每天成交金額經常超過2000億, 月總成交金額超過30000億, 此時很多股票價格都在高點. 地量則是每天成交金額經常低於500億, 月總成交額低於12000億, 這時股價則相對都在低點. 股友們可以對照台灣股市歷史k線圖便可一目了然.
財富密碼
天量和地量之間相對應的股價, 其價差就是我們獲利的基礎; 沒有價差就不會有獲利, 價差越大獲利就越大. 天量30000億減去地量12000億為18000億, 成交量縮減60%,對照股價後也可以說股價從高點跌到谷底. 低點買高點賣才會有獲利這是大家都知道的,可是道理雖簡單卻鮮少人做到並從中獲利著實令人納悶; 歸納原因可能就是缺少像燈塔一樣的指標所致.
根據天量30000億,地量12000億這個規律. 我們將股市投資的成功密碼設定為”1230”, ”12”代表月總成交金額12000億;” 30”代表月總成交金額30000億; 以”1230”為中心點,左邊為買進, 右邊為賣出; 也就是說每個月初,當我們看到上個月總成交金額低於12000億時我們要逢低買進; 如果是月總成交金額高於30000億時我們要逢高出脫手中股票. ”12”買 ”30”賣重複循環 ,這樣我們就可以賺到"1230”左右兩頭的差價.
其實看到財富密碼”1230”出現時, 並非得馬上出手不可,大盤指數在30天內變化並不是很大; 因成交量極度的放大與萎縮是有慣性的. 人性的貪婪與恐懼正在內心掙扎交戰; 此時投資人一般都是猶豫不決不敢出手,所以聰明的投資人應該選擇在這30天內分批進出股市, 機會是不等人的,當機會降臨時,我們必須鼓足勇氣敢於下”大賭注”, 財富之門只為”悟道者”而開.
股市投資經常碰到難於抉擇的境況; 低檔時可能還會更低, 高檔時可能還會更高,往往使人捉摸不清. ”1230”就是我們進出股市最重要的參考依據, 也是我們縱橫股海不會迷失方向的明燈. “1230”絕對不是口號, 而是台灣股市7年(2003~2009)的歷史實證.
當然啦! 不排除時空轉換,股市擴容後成交量會略有變化, 屆時我們亦可略做調整. 但天量天價, 地量地價, 低點買高點賣卻是股市獲利顛撲不破的硬道理.
明燈指路 獲利若干
現在讓我們來揭開財富密碼的神秘面紗, 我們現在以台灣股市2003~2009年共7年的股市交易紀錄做分析. 以實際發生的數據做背景, 探索這7年台灣股票市場的歷史實證, 台股從2003年至2009年共經歷了多次天量與地量的循環, 換另一種說法是股價經歷過多次天價與地價的多空循環.
第一次 多空循環為時一年, 2003年2月份,當月總成交額為9683億, 低於財富密碼設定的12000億; 2004年2月份,當月總成交額為32096億, 高過於財富密碼設定的30000億; 2003年2月底台股收盤指數為4432點, 2004年2月底台股收盤指數為6751點, 如果我們在2003年2月底當天買進股票, 2004年2月底當天賣出股票,以指數差額換算成獲利為(6751-4432)/4432=52.3%.
第二次 的多空循環, 從2004年7月到2007年6月共35個月, 按第一次的方式操作換算成獲利為63.8%,
第三次 則為2008年11月至2009年4月為時5個月, 同樣做法獲利為34.3%.
3次獲利以複利計算為1.523x1.638x.1.343=335%, 也就是說從2003年2月至2009年4月,共計74個月的時間獲利3.35倍, 以大盤指數計算是台股的平均獲利. 有的個股高些有的低些, 但總體來說用財富密碼”1230”的方式操作台股是穩賺不賠的.
如果股友肯潛心研究按"1230"的思路尋找台股裡的黑馬, 有些個股在每次的多空循環裡獲利都可達一倍, 如果每次獲利都可達一倍, 以倍數理論計算,用100萬連壓7次獲利可超過1億, 連壓10次獲利可達10億,雖然有些難度但也並非完全不可能, 至於是否能達成,最後就得看個人的努力與造化了.
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
中國五千年歷史合久必分, 分久必合從無例外;在人性貪婪的股史裡, 過去的漲跌賺賠也將歷史重演. 股市漲多必跌, 跌多必漲不斷的曲線輪迴. 在每次的漲跌輪迴中, 財富並非在窮人與富人間轉換, 而是窮者越窮, 富者越富.
唐太宗名言. 〔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,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,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〕.我們如果以股史為鏡是否也可以知道輸贏呢? 從個人股票投資史裡我們也可以做出一些判斷, 如果你是贏家號子的營業廳裡應該很少看到你的身影, 你不會在號子裡受別人的影響, 你的朋友中有很多人有獨特的投資技巧,他們大都是股市贏家. 如果你周遭的朋友都是散戶,每個人在股市裡都是虧損連連, 那你的處境也是好不到哪裡去. 依此推論如果想要從股市中賺錢你一定要遠離號子,並且找到贏家, 多跟他們討教學習, 加入贏家的行列你會發現賺錢其實是很容易的; 從別人的經驗中學習是一件很劃算的事, 這比從自己身上吸取各種教訓要好得多, 想要成功一定要向成功者學習. 羊群永遠只能是狼群嘴裡的食物, 贏家和輸家都是各自成群的. 所謂〔物以類聚 人以群分〕.
''下智 '' 以自己的經驗為師. ''中智 " 以別人的經驗為師. "上智 " 以歷史的經驗為師.
現時流行的投資經驗會隨時空的轉變褪色, 唯有歷史經驗卻是歷久而彌新. 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經驗才是真經鐵律.
一般投資者以股市名嘴和財經專家的言論為依據. 專家們不斷推薦新的投資標的, 如新能源, 新材料, 新醫藥, 新科技. . . 各種新的產業不斷出現, 但又有多少人從中獲利呢! 流行終會褪顏色, 唯有經驗與智慧卻永存, 贏家總是以經 ''驗證過'' 的數據和經驗做參考, 理性的數據分析終將勝過感性的吹捧和虛幻的未來; 股市投資領域裡沒有專家只有贏家和輸家, 不能吸取歷史教訓的投資者連上帝都救不了.
蝴蝶與蜘蛛
我們都知道蝴蝶在飛翔時其路線並不固定, 時高時低時左時右,讓人猜不透也摸不著邊. 股市的漲跌變幻莫測, 今天漲明天跌, 天天漲天天跌也讓人無法預測.
生活在地面上的蜘蛛, 如果想抓住行動飄忽滿天飛舞的蝴蝶; 如果採取天天跟蹤追逐的方法, 肯定是累死自己, 而且一輩子也抓不到. 蜘蛛要抓住蝴蝶的辦法, 唯有算準在蝴蝶可能經過的地方,布下天羅地網, 然後耐心等待, 蝴蝶不可能天天在天上飛, 它總有飛累的時候, 當蝴蝶休息時就是蜘蛛飽餐時.
股票市場亦同, 平時準備好現金(蜘蛛網), 當月成交量萎縮至12000億以下時, 就是我們進場賺錢的機會. 當股市月總成交量到達了30000億以上時, 基本上市況已非常熱絡, 此時股價大都在高點. 見好就收絕對是明智的. 至於利潤多少就交給市場決定, 逢高不賣風險就必須自己承擔.
中國人買股票或買房子, 經常是追漲不追跌, 而且越漲越買,最後套在高點而不自知. 當股市樂觀時我們都覺得後面還會再漲捨不得賣掉手中持股; 當股市反轉時又後悔當初為何沒賣, 正應股市名言[會買股票的是徒弟, 會賣股票的才是師傅. 故見好就收急流勇退除大智慧外, 在在都需要股市”鐵律”的指引.
做股票不難 難的是不做股票
當股票出清離場後, 很多人突然覺得不適應, 看到別人在”場子”裡玩的不亦樂乎, 自己卻只能在”場邊”觀看,真是心癢難耐; 每天新聞不斷的報導那個產業前景光明, 那支股票還有上漲空間,大盤股價不斷的跳動, 此時就像癮君子犯上癮一樣, 惶惶終日不知所終. 股票出清後, 中途不能因寂寞難耐而再次進場, 此時進場只會自亂陣腳, 缺乏自律的股票交易者將很快被市場淘汰.
成功人生最重要的是選擇而不是努力
百貨公司逢節慶或年終大拍賣時, 大家都知道去搶購大賺便宜. 可是股價低迷腰斬再腰斬時, 卻沒人敢進場買進, 因為每個人都是”群性動物”. 天天看大盤,天天看新聞無形中會被催眠, 思想就會被控制就會形成”羊群效應”, 別人跳水自己也跟者跳水. 若要心清目明唯有遠離市場, 才不會受媒體及市場的起伏干擾, 就像和尚遁入空門才容易清心寡慾. 投資不能靠感覺, 一定要靠數據; 感覺會被影響, 數據卻很直觀; 平時我們可以快樂的享受生活, 每個月只需在月初時觀看一下大盤指數及上個月成交量即可. 逢低就買(月總成交量12000億以下), 逢高就賣(月總成交量30000億以上), 未達到設定標準就按兵不動. 操作越簡單越好, 越簡單就越不會亂了方向, 也就越容易賺到錢; 股票市場除了特殊原因及節假日外天天開盤, 只要開盤就有交易的機會, 財富列車天天開通就怕自己無法堅守”鐵律”.
從台灣股市歷史紀錄來看, 股價超跌時成交量總是低於12000億. 股價超漲時總是高於30000億, 而且每次的高低價差都在50%上下 , 如果我們不能認清事實而一味的怪罪財運不佳, 那也只好聽天由命了. 俗話說[吃不窮穿不窮 不會算計一世窮]. 想從股市獲利 研究股史 比聽信小道消息更重要. 一般能在股市獲利者大都是心念單純者居多. 能見風轉舵世故練達者反倒無法從中獲利. 手腕越靈活就越容易改變初衷, 就越不容易從一而終. ”鐵律”對其而言只在某一段時間內有效. 成功人生最重要的是選擇正確的投資方法輕鬆賺錢, 而不是努力的在股市裡沖進殺出.
<網路轉貼>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0 意見:
張貼留言